学刊萃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1-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科举与辞赋:

  经典的树立与偏离

  许结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自唐代实行“诗赋取士”制度,辞赋与科举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应试赋所代表的王权话语在秉承前科举时代所树立的辞赋经典的同时,又形成了对辞赋经典的重构与偏离。唐代应试律赋新体的创生与完型,唐宋有关考赋与否的论争,元人以“祖骚宗汉”为号召开辟应试赋“变律为古”的新路径,清人“尊唐”而对应试律赋的重塑,均系围绕科举而出现的对辞赋经典的选择与纠正。而“诗教”的限制、“制度”的约束与“文本”的矛盾,又成为科举应试赋创作的“三大困境”,使应试赋在重建经典时不断丢失经典,其对后期赋史之变革与衰落的影响值得回顾与反思。

  何晏的《论语》学研究

  宋钢在《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在中国学术史上,自古以来,《论语》学一直是显学,历朝历代从事此门学问的人层出不穷,凝出的成果汗牛充栋。但由于种种原因,流传于世并为我们能看到的,则多数是以往文字的汇编。何晏是现存最早的《论语》学代表著作《论语集解》的编纂者,同时也是《论语》学的研究者。他的《论语》学研究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对他人《论语》学成果的裒集;一是自己对《论语》的注释和理解。何晏的《论语》学研究体现了从汉儒到六朝学者《论语》学研究的因革创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古学术转型的方式与规律。在中国古代学术史,特别是《论语》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论吕祖谦的人格气度和学术特色

  方同义在《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吕祖谦的一生,不仅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人文遗产,而且留下了以淳厚、笃实、宽平为特点的高贵卓越的人格气度,此种人格气度表现在学术上则形成了以“委曲拥护”、“泛观广接”、“兼取其长”、“宽容开放”见长的学术特色。本文运用大量材料与史实集中讨论和分析了吕的此种人格气度和学术特色,还从吕与朱熹的学术和人格的比较中对吕学的地位进行评价,指出吕的人格和学术所包含的宽容、博大、开放之气质既是中华传统文明最具价值的德性主义传统的继承发扬,也完全可以与现代人类共同文明的自由、民主、宽容的精神相接合,其中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值得今人崇敬、珍视和发扬。

  论黄庭坚的辞赋创作

  周广璜,刘培在《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在北宋后期的赋坛,黄庭坚是继苏轼之后的又一位重要作家。黄庭坚充分认识到个人修养与辞赋创作的关系,也认识到超越辞赋的创作传统必须建立在继承、融会传统的基础上。他的散体赋或表现道德情怀,或探索艺术人生,见解深刻,情韵悠远,语言精警。他的骚体赋继承并发展了骚体传统,充分展示了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对道德完善的追求。在艺术上,他的赋重在传神写意,使辞赋中的铺张描写赋予诗意般的韵致,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辞赋描写心灵感受的功能。他的赋重兴寄、重含蓄,融会传统,自由挥洒而又不逾规矩。

  (张书慧 辑)

 

上一篇:拔地苍松有远声     下一篇:茶艺如诗诗如茶